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這幾天,國家交通建設、能源領域的一批重大工程陸續復工,全國533個重大交通項目開復工率超過70%,電力、石油石化行業復產率超過95%。
全國鐵路今年計劃投產和續建的116個重點項目已經有90個復工,19.9萬名人員進場施工,敦白高鐵、鹽通鐵路、成蘭鐵路、成昆鐵路等工程正在加緊建設。
此外,各單位認真抓好提前介入,規范流程標準,嚴格驗收把關,計劃下半年開通連鎮南段、合安、衢寧、蚌埠外繞、蒼南站改等5個項目;力爭年內開通鹽通、連徐2個項目。
截至目前,長三角鐵路各參建單位進場人員已超4萬人,在疫情防控方面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人員或確診人員。
此外,今天(3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要加快啟動一批新項目,提前啟動一批符合“十四五”規劃方向的建設項目。要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做好施工準備,應開盡開、能開快開,力爭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
據劉小明介紹,截止到3月5日,鐵路在建項目的復工率已經達到77.8%,公路、水路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68.2%,民航機場建設項目的復工率達到59.3%,交通運輸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分區分級、精準有序推動在建和新開工項目的建設,力爭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的任務。
除交通基建方面外,房屋市政工程也逐漸進入全面恢復施工階段。
據中國水泥網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3月5日發布《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房屋市政工程開復工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住建部表示:當前,各地房屋市政工程逐漸進入全面恢復施工階段,要求有序推動工程開復工,保障工程質量安全,堅決防止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堅決避免因工程開復工發生聚集性疫情事件。
要點整理如下:
1、工程開復工:
對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項目要優先推動開復工。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提前做好務工人員使用計劃,可采取局部開工、部分施工、優先安排機械施工等措施,實施分批分階段復工返崗。
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及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不能到崗的,原則上不得開復工。
低風險地區要全面推動企業和工程項目開復工,加大質量安全檢查力度;
中風險地區要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有序推動企業和工程項目分階段、錯時開復工,合理確定檢查頻次;
高風險地區要確保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再逐步有序擴大工程開復工范圍。
2、對安全管理較好、2019年以來沒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企業,在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的前提下,由企業主要負責人作出安全承諾自行復工復產,不再層層報備、現場驗收蓋章。
3、堅決防止盲目搶工期:
督促建設單位切實保障工程項目合理工期安排,嚴禁盲目搶工期、趕進度等行為。
充分考慮疫情對工期造成的影響,科學確定工期及每個階段所需的合理時間,嚴格執行合理工期。
工期確需調整的必須經過充分論證,并采取相應措施,通過加大投入、優化施工組織等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加大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保障力度,確保防疫、安全的投入和措施落實到位。
4、到期證件自動順延。在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和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安全證書到期的,有效期自動順延至疫情防控結束。
5、采取臨時頂崗措施。因疫情不能返崗的工程管理人員,允許企業安排執有相應資格證書的其他人員暫時頂崗。
6、加強現場防疫管理:
防止聚集性傳染,堅決杜絕聚集性疫情事件。
實施建筑工地封閉管理。
落實返崗人員隔離措施;摸排人員流向及來源,做到“即到即報”;限度減少工地現場人員外出流動。
施工作業區域應采取相對隔離封閉措施,各施工作業面盡量減少交叉流動。
全面落實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
對進場工人實行每日體溫檢測登記,落實“一人一檔”制度。
對進出入工地的車輛、工具一律登記進出去向,進行沖洗、消毒。
實行嚴格消毒制度。對施工人員集中的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食堂、宿舍、廁所等重點部位和人員密集場所,采取定時消毒、清潔、通風換氣等措施。
工程項目部實行分餐、錯時用餐,人員配備獨立餐具,避免集中就餐。
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規范,對生活垃圾、醫用垃圾、化學品垃圾、建筑垃圾進行專業化分類回收處置。
7、加強施工質量管理:
嚴把“到崗履職關、材料檢測關、過程控制關、質量驗收關”,不得放松質量要求、降低質量標準。
重點加強對混凝土、鋼筋等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工作,防止因價格上漲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材料,切實保證工程質量。
8、加強安全培訓教育:
開復工前通過微信、視頻等方式,對從業人員進行衛生防疫教育。
可采取網上免費授課的方式,組織專家對重點崗位人員、新錄用人員進行質量安全培訓。
嚴格開展上崗前疫情防范、質量安全技術交底,確保各項要求落實到每一名員工、每一個崗位。
來源:中國水泥網